中医应对流感,这几招你应该知道

“来势汹汹”的流感让不少人都中了招,中医认为,感染流感的原因在于具有传染性的时行疫毒邪气侵袭正气不足之人体而致病。


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具有传染性与流行性,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发生传变及容易入里化热,继发或合并它病。

中医科喻清和主任介绍:中医讲究辨证,病邪、体质、年龄等不同,应对流感选用的药也不同

1、针对高热、咽痛、肌肉酸痛、咳嗽痰黄,鼻塞涕黄,并见舌红,舌苔黄,咽喉红肿,大便秘结,考虑风热毒邪。

——可选用疏风清热解毒类药,如银翘解毒汤、抗病毒口服液,克感利咽口服液等。

2、出现夏季炎热多雨的天气的流感,往往是暑热夹湿,除了高热、肢体酸痛,咽痛等,还常兼夹呕恶、胸闷脘痞,苔白厚腻。

——可选用清暑化湿类药,如新加香薷饮、六一散等。

3、寒热夹杂。内有积热又不慎受凉,或素体肺脾气虚、体质偏弱,平素面色苍白、汗多、易感冒,感受外邪出现高热、咽喉肿痛,又有鼻塞流清鼻水、怕冷、咳嗽痰白。

——可选用九味羌活汤等。


对于有高热抽搐病史的患儿  中医科喻清和主任建议

一旦出现发热症状要及时用药降温,预防抽搐发作,选用疏风清热止痉类中药,如羚羊角粉。推荐使用青天葵、蝉蜕、钩藤三味中药煎水服用,青天葵能清肺热,蝉蜕透表祛风止痉,钩藤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三药连用能有效应对高热抽搐。此外,用羚羊角骨煎水饮用亦可。



喻清和主任推荐这三招保健手法可缓解小孩高热引起的不适症状


开天门

具有祛风散寒、醒脑作用。两眉正中至前发际成一直线,以两拇指指腹交替从两眉正中推向前发际,每天30~50次。



推三关

具有发汗降热的作用。在前臂桡侧缘,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推,每天100~300次。

搓背

具有缓解咳嗽、鼻塞、流涕症状的作用。取适量驱风油/保心安油,于背部膀胱经从上往下搓(颈7→肩胛骨水平),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每天2-3次。


中医科谭玮璐医生强调流感发热患者,应清淡饮食,辅助食疗食养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加快康复


流感见有咳嗽,咳痰     南杏、陈皮、白果、无花果煲瘦肉汤


流感热退后见精神疲倦、汗多、盗汗   五指毛桃、太子参、麦冬、浮小麦、陈皮煲瘦肉汤


流感热退后见大便稀溏、精神困倦、舌苔白厚     山药、茯苓、扁豆、陈皮、葛根、莲子、苡米、眉豆煲瘦肉汤


流感热退后咽干、口干、疲倦乏力、舌嫩红苔少         ①乌梅、炙甘草、麦冬泡水代茶


                                                                            ②沙参、麦冬、玉竹、百合、太子参、陈皮煲瘦肉汤


预防夏季流感

中医科喻清和主任推荐4个暑天食疗方


01 冬瓜、薏米、眉豆、陈皮,煲水鸭——清热解暑、健脾祛湿养胃

02  泥鳅、葫芦瓜 加生姜, 煲瘦肉——消暑补中敛汗  适用于夏季闷热出汗多


03  西洋参、石斛,煲瘦肉——益气养阴,清热生津   适用于夏季汗多阴伤汗多、口干

04木棉花、鸡蛋花、火炭母,煲瘦肉——清热祛湿止泻   适用夏季暑热夹湿中焦胃肠受累 口干苦 大便黏腻

 小贴士

1. 避免阳光直射,上午10时到下午3时,减少户外活动。

2. 外出活动应补充水分,喝淡盐水

3. 家里注意开窗通风

4. 饮食清淡,早晚适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