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换季的时候,呼吸道问题高发,咳嗽的声音可谓“此起彼伏”,咳嗽的人难耐,听着的人也难受,而且咳嗽总是反反复复好不利索。这该怎么办?
我们来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其实咳嗽对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机体对外物侵袭引起的防御性神经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会对患者的工作 、生活、学习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影响,有的患者甚至会因此产生社交恐惧。
外感咳嗽VS内伤咳嗽
咳嗽从中医角度分析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
1外感咳嗽
外感咳嗽为六淫之邪犯肺,病邪从外由口鼻、皮毛而入,或吸入烟尘、有异味气体,外来“客气”犯肺,导致肺失宣发肃降,引起咳嗽;
外感咳嗽迁延不愈,进而由肺脏传入其他脏腑,逐渐进展为内伤咳嗽。
2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功能异常,形成内生邪气,如痰饮、瘀血等阻于肺或导致气机升降异常,使肺之宣发与肃降异常而致咳嗽;
内伤咳嗽也可能由于他脏阴阳失调,肺阴得不到滋养,肺阳得不到温煦,而肺气不利,宣降异常,导致咳嗽;
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寒凉或煎炸炙烤、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阳受损则寒,胃肠积滞郁热;中阳不足,肺失温煦,导致肺阳不足;
阳明胃热,火性炎上,热犯肺经,均会导致肺的宣降功能失调产生咳嗽。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气机失于条达,气机郁滞,或郁久化火,横逆犯肺,导致咳嗽,此病因所致咳嗽日益增多。
急性咳嗽VS亚急性咳嗽VS慢性咳嗽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于2015年发布《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将咳嗽按照病程的长短分为3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
1急性咳嗽
病程短于3周,常见病因主要有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
病毒感染是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因,以鼻病毒和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多见,少部分可由细菌感染引起。此外,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特殊气味等均可引起咳嗽。
2亚急性咳嗽
病程为3~8周,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后咳嗽(PIC),其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 等;
对于亚急性咳嗽患者,最好进行X线胸片检查或薄层螺旋CT检查,有条件时应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或排除其他疾病。
3慢性咳嗽
病程超过8周,对于慢性咳嗽的诊断,医者应首先考虑CVA、UACS、EB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 等常见病因。国内慢性咳嗽病因调查结果显示,变应性咳嗽(AC)亦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上述疾病占慢性咳嗽病因的70%~95%。多数慢性咳嗽与感染无关。慢性咳嗽通常是指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或唯一症状,咳嗽时间超过8周,X线胸片检查无明显异常的咳嗽。
古人有云:“患者一咳嗽,医生眉头皱。”咳、嗽二字虽看似简单,但由于其病因多样,涉及五脏六腑,因而治疗起来并不容易。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中医传承工作室的喻清和主任医师携黄婉怡等团队成员通过认真研读经典,总结前贤论述咳嗽思想,挖掘治咳经验,结合临证经验与体会,撰写成《中医治咳启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