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医案记录(跟师□ 独立■)
患者姓名:韩XX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63年5月2日
就诊日期:2012年9月20日 初诊 发病节气:白露
主诉:反复失眠史1余年,加重1月
现病史:反复失眠史1余年,时好时差,近1月来,因工作较忙,精神压力较重,致失眠明显加重,卧床难寐,一夜睡2~3小时,恶梦纷纭,常在睡梦中见到已故的亲人,若出差在外则几乎每晚通宵不眠。平时神疲乏力,腰脊疲软,说话时间稍长即头晕胀痛感,口干,大便如常。苔薄微黄,舌暗红,脉细。
既往史:无
过敏史:花粉过敏
体格检查:神清、颈软、巩膜无黄染,BP110/60mmHg HR79次/分、律齐、两肺听诊无特异、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不寐
证候诊断:肝郁化火
西医诊断:失眠症
治疗方法:平肝解郁,滋阴降火
处方:酸枣仁30g炙甘草10g 大枣7枚 炒柴胡10g 生龙骨、牡蛎(各先)30g 郁金15g 菖蒲10g 麦冬15g 五味子10g 百合30g 焦山栀15g 川黄连6g 赤芍、白芍(各)15g 夜交藤30g 合欢皮30g 远志10g,7剂。
医嘱:注意减轻工作压力,晚上入睡时间不宜太晚,睡前勿饮浓茶或兴奋型饮料。
二诊:睡眠渐有好转,一夜睡3~4小时,仍梦多,入眠时间较长,腰脊酸软减轻,口干略减,大便日行一次。苔薄微黄,舌质暗红,脉细。再续前方加减。
方药:原方去山栀、川黄连,加桑叶15g 菊花30g 丹参30g, 14剂
心得体会:本病例失眠系因肝木偏旺,郁而化火,上扰脑神所致,所以邱师在处方用药上,偏重平肝潜阳,泻火宁神,既有柴胡、龙骨牡蛎、平肝疏肝,又有山栀、川黄连清热泻火,再合酸枣仁、郁金、菖蒲、夜交藤、合欢皮等解郁安神,患者服药后失眠症状迅速减轻。
签名:
2012年9月20日
指导老师评语
失眠在临床中是一个常见病症,多与心肾两脏失调关系密切,本例病患比较特殊,其病机为肝郁化火,上扰脑神。故在临床诊疗中,应牢牢遵循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不可墨守成规。另外,酸枣仁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安神作用,用量以30g为佳,用量不宜过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