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祛痰止咳的良药

2021-12-20 18:16·PSM药盾公益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朱莎


随着冬天的到来,气温急剧下降,很多人就逃脱不了“咳嗽”的魔爪。尤其是那些患有支气管炎的老年人和儿童,一到冬天,咳嗽就会找上门来。孩子咳、老人咳、成年人也跟着咳,咳咳咳……一直咳个不停,白天无法好好工作,晚上也不能好好睡觉,痰液似乎怎么咳也咳不完。冬季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各大医院里头人山人海,普通诊所看病也要排好长时间的队。面对家里咳嗽不止的老人和儿童,别提多么令人糟心了。那么要怎么样才能迅速止咳?中医药有什么好的祛痰妙招吗?有一味药你千万不能错过,它就是被称为祛痰神药、止咳神药的——紫菀

本草概述

紫菀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本草纲目》言“其根色紫而柔宛,故名”,临床上主要用于润肺祛痰止咳,在治疗痰饮、咳嗽方面,是第一梯队的要药。《神农本草经》言:“紫菀味苦温,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萎蹶,安五脏”。《本草正义》云:“紫菀柔润有余,虽曰苦辛而温,非燥烈可比,专能开泄肺郁,定喘降逆宣通窒滞。”《本草通玄》载:“紫菀,辛而不燥,润而不寒,补而不滞”。《名医别录》曰:“疗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本草从新》言:“专治血痰,为血劳圣药,又能通利小肠”。民间一般用作治疗毒蛇咬伤和呼吸系统感染等。

紫菀——这个路边不知名的紫菊花,却是祛痰止咳的良药

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数据库 版权:李光敏

来源功用

紫菀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别名有小辫儿、夹板菜、驴耳朵菜、软紫菀、青苑、紫倩、返魂草等。生长于海拔400~2000米的低山阴坡湿地、山顶、低山草地以及沼泽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河南、安徽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有节的根茎(习称“母根”)和泥沙,编成辫状晒干,或直接晒干。

味辛、苦,性温,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的功效,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等。

其气温而不热,质润而不燥,主入肺经,长于润肺下气化痰而止咳,故对咳嗽之症,无论新久,外感或内伤,寒嗽或热咳,皆可配用,为化痰止咳要药。

紫菀——这个路边不知名的紫菊花,却是祛痰止咳的良药

化学成分

紫菀的化学成分十分丰富,据统计已从中分离出化学成分约60余种。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大体分为以下几个类型:萜类及其皂苷类、肽类、香豆素类、黄酮类、甾醇、有机酸、蒽醌类、挥发油类等。

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紫菀不单具有止咳化痰、宣肺平喘的作用,还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活性以及利尿通便等作用。

1、镇咳祛痰、平喘

研究表明,紫菀水煎剂的正丁醇提取物及其分离得到的丁基-D-核酮糖苷有祛痰效果。紫菀的水煎剂具有很明显的祛痰作用,但镇咳作用效果稍差。紫菀能抑制组胺和乙酰胆碱对气管的收缩作用,而抑制气管痉挛,达到平喘的作用。

2、抗菌

体外抑菌效果试验证明了紫菀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巴氏杆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和沙门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3、抗病毒

从紫菀中分离鉴定出的三萜类中的astershionone C能够抗乙型肝炎病毒及其分泌物,其抗病毒的机理是使乙型肝炎病毒细胞产生细胞毒性并抑制其DNA复制。

4、抗氧化活性

研究发现,紫菀中的槲皮素和山柰酚对细胞溶血、脂质过氧化物和超氧化自由基的产生均有很高的抑制作用;此外紫菀中的东莨菪素和大黄素对超氧化自由基的产生也有抑制作用。

5、利尿通便

研究表明,紫菀能提高小鼠肠组织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减少NE的含量,增加脑组织中5-HT的含量,通过调节上述脑肠肽的分泌,发挥通利作用。

6、抗炎镇痛

临床应用中发现,紫菀还具有止痛作用,对寒热错杂引起的头痛、胸胁脘腹疼痛的止痛效果比一般止痛药的效果好。细胞试验及临床治疗证实紫菀提取物及紫菀皂苷有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作用。紫菀中还存在许多抗炎止痛的药理成分,如大黄素、槲皮素有抗炎抑菌的作用。

7、抗肿瘤

紫菀中的肽类是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实验表明,紫菀中的表木栓醇对小鼠的艾氏腹水癌及P388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紫菀水提物中多糖成分能够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

紫菀——这个路边不知名的紫菊花,却是祛痰止咳的良药